【內容摘要】
云南省農科院主導的一項實驗,有可能找到一種能提高水稻、玉米(資訊,行情)產量的新型肥料。
2009年初,云南省農科院動員全省29家研究院所和相關機構,設置水稻、玉米、甘蔗、蔬菜等8種作物,對一種氮磷鉀含量只有8%~10%的新型生物肥料進行大規(guī)模實驗。該院目前發(fā)布水稻和玉米實驗報告顯示,9畝水稻實驗比普通施肥增產21.55%;10畝玉米實驗增產 6.24%~21.76%;另10畝玉米追肥實驗增產則達到31.1%~45.25%。此外,該新型肥料還將水稻和玉米的成熟期提早了13天。
據稱,該肥料在內蒙古通遼、河北張家口、山西祁縣、重慶萬州、四川成都、貴州等地區(qū)的實驗,也取了積極效果。
擬進一步實驗
此次云南省農科院新型肥料昆明試驗田,以9畝水稻大田實驗,畝產量達到了760公斤,普通對照組實驗畝產為625公斤,增產幅度達到 21.55%。實驗每畝施該肥料50公斤,普通組的對照實驗,施了普鈣肥50公斤以及水稻專用肥40公斤。由于無霜期較長,低溫來得早,高海拔的云南地區(qū)水稻正常產量并不是特別高。
在玉米實驗中,在云南省富民縣進行的10畝大田玉米實驗
(只施該生物肥料),畝產為599公斤~686公斤,對照實驗畝產563公斤,實現了6.24%~21.76%之間的增產,富民縣的對照實驗,每畝施1.5噸農家肥、普鈣肥60公斤、尿素10公斤,并追肥30公斤尿素。
在云南省陸良縣進行的10畝大田玉米實驗(初施該肥料之后,進行了尿素追肥),畝產達到704公斤~780公斤,普通對照組實驗畝產537公斤,實現了增產31.1%~45.25%的佳績。
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原副院長許越先教授研究了云南省農科院的實驗報告,他對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指出,水稻和玉米實驗是非常明顯的糧食作物增產,顯示出該生物肥料的突破性意義,尤其在國家目前致力于大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背景下。
“比如水稻,過去我們是水稻的種子改良,到現在水稻換代五六次,更新一次品種,增產幅度在5%~10%,這意味著,這項肥料技術的增產效果相當于兩三代新品種?!痹S越先說,在看到云南省農科院的報告之后,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已經確定在海南進行該項肥料的繼續(xù)實驗示范。
云南省農科院該項實驗主持人李文昌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,標準實驗由于施用的肥料量更大,增產效果明顯。
李文昌說,該肥料體現出的增產和使作物生育期、成熟期提前,是實驗結果里除了增產之外最明顯的特征,這是玉米獲得高產的一個良好基礎,對云南高海拔地區(qū)玉米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。此外,這還對有些水稻高產品種因生育期長10多天而不能推廣應用難題的解決,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什么肥料?
化肥的生產和使用,讓地球的人口承載能力大幅提高。氮磷鉀的含量,是化肥肥效最重要的指標。而云南省農科院實驗的這種氮磷鉀含量只有8%~10%的肥料,怎么實現了如此大幅的增產?
該實驗肥料由成都正光生態(tài)科技有限公司生產。該公司多年來在荒漠化治理方面進行研究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我國材料科學界權威師昌緒院士,曾對正光肥料在治沙領域的成績予以肯定。
2008年,正光公司在荒漠化生態(tài)治理技術的基礎上,開發(fā)出“正光復合微生物肥”。
正光生態(tài)公司CEO兼發(fā)明人薛合倫對本報記者稱,雖然該肥料氮磷鉀含量只有8%~10%,但這恰恰是有機蔬菜種植和環(huán)境保護對減少化肥用量的要求,在現行施肥技術中,施到地里的肥料,60%左右流失或被土壤固定,污染地下水或變成無效態(tài)的肥料。通過增加有機質以及微生物等技術的運用,可以改變目前因為化肥過量使用而導致的土壤板結,并持續(xù)增強土壤肥力。
正光公司首席科學家、發(fā)明人梁玉祥教授也向記者解釋,通過納米插層復合技術的肥效緩釋效果,以及微生物有益菌種群對土壤的改善,能夠持續(xù)提高肥力。而且,通過微生物固氮、解磷、解鉀活動,從空氣和土壤中獲得氮磷鉀養(yǎng)分,從而能保證作物對氮磷鉀的需求。
如果您對“中國農肥革命:新型肥料將提高玉米水稻產量”還有任何疑問?
歡迎撥打人元有機肥設備廠家電話:15303928500,或點擊訂購文章中介紹到的設備。
電話:
15303928500
郵箱:
renyuanshengwu@163.com
地址:
鶴壁市淇濱區(qū)蓮鶴大廈
Copyright ? 2006-2025 鶴壁市人元生物技術發(fā)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丨 備案號:豫ICP備06002949號-1 丨 豫公網安備:41060202000002 丨 360安檢 丨 網站地圖 丨 XML